人无信不立,我们在申请房贷、车贷、信用卡时,金融机构往往千方百计地要获得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作为审核的重要依据。有些人在无力偿还债务后,向金融机构借钱企图“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却无法得逞。尽管金融机构无法精准的知道每个客户的借款动机,有些负面的借款动机可以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找到端倪。
一、信用报告是什么?
就是您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您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也就是您的“经济身份证”,主要用于贷款、信用卡审批,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等。当你记录良好,快速获得贷款、信用卡,享受低利率;当你记录不好,不利于获得贷款、信用卡,利率可能较高。
二、信用报告的信息哪里来?
主要来自于放贷机构、公用事业单位、法院和政府部门等。“不良信息”指违约信息、欠税信息、法院和行政处罚信息。“正面信息”是您拥有贷款或信用卡且正常还款的信息。“负面信息”是未按合同约定还款的信息。都是“不良”,含义不同!《征信业管理条例》:只要违约就算,例如逾期1天,很严格;放贷机构:严重违约才算,例如逾期90天以上,较宽松。
那么,金融机构拿到我们的个人信用报告后,主要关注哪些内容呢?
三、是否逾期
逾期代表了你没有按时履行还款义务,偶发的、小金额的逾期,可能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24个月之后会被后续的用卡记录覆盖掉,银行也会综合地去评估。但如果是经常性、持续性的逾期,超过90天以上的话,账户态度就会变成异常,且会保留数年,其他会导致账户异常的还有使用虚假材料申请信用卡、盗用他人信用卡等。
四、个人资料
信用报告主要记录五类信息记录:
1.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
2.信贷信息:指借债还钱信息,信用报告中最核心的信息;
3.非金融负债信息:先消费后付款形成的信息,如电信缴费;
4.公共信息:社保公积金信息、法院信息、欠税信息、行政执法信息等;
5.查询信息:过去2年内,何人何时因为什么原因查过您的信用报告。
五、总体的授信额度
这里要提到“刚性扣减”的概念,即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完善授信管理机制,在授信审批和额度调升时,要在本行核定的总授信额度基础上扣减申请人在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的授信总额,以防范因为多头授信导致的授信额度远超实际还款能力。
六、总额度的使用率
即使你的总体授信额度没有达到刚性扣减的上限,但从额度的使用率和使用频率上还是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的,例如你一共有20万的信用卡授信额度,每个月都会把这20万都用完,但你提供的收入证明月薪又仅有1万,银行当然会怀疑你的信用卡是否存在套现或资金周转等风险。
七、短期频繁的查询记录
银行主动查询你的信用报告,原因一般分为“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频繁的查询通常预示着这些风险情况,而且查询记录是可见的,别家银行也是可以看见记录,会有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信用可以给你带来诸多的便利,而且个人信用报告不仅影响购房、买车、信用卡等,还影响其他的事情。所以,保持好良好的信用是很有必要的。